|
|||||||||||||||||||
|
|||||||||||||||||||
|
【本网综合讯】7月6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考古人员在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境内发现一座西魏贵族墓葬,出土了东罗马金币和波斯银币等物,这证明了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悠久历史,是研究“一带一路”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 这座墓葬由斜坡墓道、2个天井、2个过洞、甬道和墓室组成。前室平面近正方形,有石质墓志、陶质彩俑和模型明器、漆器、金银币、金发簪、玻璃器等遗物200余件。后室平面长方形,底铺砖,有遗骸二具。根据墓穴南部发掘出土的一块墓志记载,该墓下葬于公元528年,墓主人是鲜卑人,高欢叛乱时,跟随西魏武帝来到长安,共同建立了西魏政权,主要担任武官。省考古研究院秦都咸阳城遗址考古队副队长张杨力铮:“这个人的祖先,姓步陆孤氏,这是一个鲜卑姓,在墓志里面显示,他的名字叫陆丑。也就是说,他们家族经历了从鲜卑化名字变成汉化名字的过程。这个就和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有关系。” 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一枚波斯银币和二枚东罗马金币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兴趣。出土的波斯银币是公元459年到484年的“卑路斯一世银币”,大小和现在的1元硬币大小相仿,正反两面都有波斯文字,背面还有两个祭司守护圣火坛的图像。东罗马金币的其中一枚为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金币。正面为右手持长矛的皇帝半身像,背面为站立的侧身带翼女神。正面文字内容为“我们的主上”、“阿纳斯塔修斯”、“永恒的皇帝”,背面有“胜利女神”、“皇帝们”、“君士坦丁堡”等印记。另一枚金币比较罕见,图像兼具阿纳斯塔修斯一世与查士丁尼一世两种金币版型的风格,初步判断是一种流行时间较短的过渡钱币或其他地区的仿制品。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认为,中国境内出土的东罗马金币与萨珊波斯银币数量较多,时代一般为北周乃至隋唐时期。较早的包括在河北省磁县发掘的茹茹公主墓,墓主为东魏高欢第九子高湛之妻、柔然族邻和公主闾氏,下葬时间为公元550年,仍晚于陆丑墓多年。因此,此次发掘的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有明确纪年的较早的东罗马金币和波斯银币,这再次证明了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悠久历史,是研究‘一带一路’发展历程的重要史料。 陆丑墓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 陆丑墓陪葬陶俑
(本网编辑 岳晋艳/文) |
|
|||